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于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确定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998年被批准为“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1999年成为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组成部分,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获得上海市重点学科,2008年1月《车辆工程》学科并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
在轨道车辆研究方面,拥有国内高校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拥有多达100通道的动态测试设备、电控制动试验系统等,可完成轨道车辆和列车运行等多个综合实验研究。同时还承担了大量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国家级新产品、国家专利等多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有广泛的国际学术交往,与国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学生互换交流协议,定期举办国际性学术讲座和研讨会。
本专业主要特色领域为: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车辆结构强度、轨道车辆制动、轨道车辆故障检测技术、高速磁浮车辆技术等。
研究方向:
1.车辆整车设计及集成技术: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车辆结构分析与轻量化。
2.车辆电子技术:轨道车辆智能监控及诊断、车载信息系统技术、车辆的传动、制动控制技术。
3.车辆试验技术:轨道车辆试验技术、列车牵引与制动试验技术。
4.车身与空气动力学:车辆被动安全技术、车辆先进制造技术、列车空气动力学。
5.磁浮车辆技术:磁浮列车振动及控制技术、磁浮列车结构及轻量化、磁浮列车牵引供电技术。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主要研究轨道交通车辆、道路 车辆、船舶和航空器等运载工具的结构性能、运行控制、运行安全、检测与诊断以及制造工程等的理论与工程技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
本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涉及机械工程、材料工程与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多个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等高新技术。本学科与上述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与相邻的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学科协调并进,并派生出许多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以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磁悬浮车辆、轨道结构和运行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载运工具的运行控制与自动化,为本学科代表性研究方向。它运用车辆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力电子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重点研究电力牵引与控制技术、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轨道车辆动力学、现代轨道结构、列车运行控制、车辆安全技术以及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等。
研究方向:
1.车辆牵引控制与检测技术
2.列车制动与安全技术
3.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4.轨道结构与振动噪声
5.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6.轨道交通系统运用管理
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是研究人和物在一定的“质"和“量"要求下的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移动,以及实现该移动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布局与建养、载运工具运用与安全、信息与控制、运营与管理等理论和方法的学科领域,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安全与环境五个学科领域方向。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起源于1914年,历史底蕴深厚。上世纪50年代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震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相关专业方向并入同济大学,集聚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于1952年成立全国第一个“铁路公路系”,随后创办了“交通部上海公路工程研究所”。改革开放后,学科吸纳西方大学理念,探索综合性、跨学科的发展途径,在国内建立第一个交通工程研究室。现已构建了交通运输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获得国内道路工程专业的第一个博士点;1990年建立铁道、公路、水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6年获得国内第一批交通工程博士点;1998年成为第一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先后被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国家第一批重点一级学科(2007年)、上海市高峰学科(2015年)及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2017年)。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科无论在师资力量、研究平台、培养条件,还是在重大科研项目数量、成果水平、国内外影响等方面,均具有深厚底蕴和发展优势,已成为我国突破陆路交通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发原创性工程技术、孕育前瞻性学术思想、培养复合型精英人才、承担高品质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
研究方向:
1.道路与机场工程
2.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
3.道路安全与环境工程
4.智能交通系统工程
5.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
6.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
7.交通数据科学与工程
8.轨道交通设计、运营管理与多式联运
9.物流系统规划与运作管理
10.智能驾驶车辆技术
11.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
12.轨道交通装备与系统工程
轨交院与磁浮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研究方向2、6、12。
机械(专业学位):
同济大学2019年获机械类别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200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为主干学科,以设计学一级学科(201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两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学科,下设机械工程、工业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工程管理等5个领域。机械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满足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科技攻关项目对高层次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机械相关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实施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等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培养和造就机械及相关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目前本类别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1人;现有参与研究生教学与指导的行业教师55人,通过产学研合作,已与机械行业骨干企业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组建专业化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于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是教育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2019年获机械类别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含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工业工程、车辆工程等五个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车辆工程(轨道交通)。
在轨道交通运载工具研究方面,拥有国内高校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拥有国内先进的动态测试设备、电控制动试验系统等,可完成轨道车辆和列车运行等多个综合实验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及产学研合作项目,涵盖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交通领域。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和发明专利授权,研发成功多项重大国家级新产品,在国内外有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在轨道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车辆结构安全与轻量化、轨道车辆制动、轨道车辆故障检测与健康管理、磁浮车辆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研究特色和学科综合优势。